《沪鸽口腔:一边豪掷2亿分红,一边哭穷求上市?》
沪鸽口腔港股上市之路:光鲜业绩下的隐忧
沪鸽口腔再次冲击港交所,意图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。然而,这份招股书掩盖不了其发展中潜藏的诸多问题:关联交易复杂、内部管控薄弱、品牌影响力不足。
沪鸽口腔作为国内领先的口腔材料制造商,产品线涵盖口腔临床、技工及数字化产品,业务也遍及国内外。尽管如此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,沪鸽口腔的前景并非一片坦途。
业绩增长背后的风险
近年来,沪鸽口腔的财务数据确实亮眼。2022年至2024年,营收从2.8亿元增至3.57亿元,毛利也水涨船高,毛利率更是接近60%。然而,在递交招股书前夕,公司大手笔分红2.25亿元,实控人宋欣及其家族成员获利颇丰。
这种行为引发了外界对其“过度分红,牺牲长期发展”的质疑,同时也暴露了公司在短期负债增加的情况下,依旧坚持高额分红的资金压力。
品牌影响力不足
与3M、登士柏等国际巨头相比,沪鸽口腔的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。尤其是在高端产品和技术密集型领域,国际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声誉和技术优势占据绝对优势。虽然沪鸽口腔在弹性体印模材料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,整体品牌影响力上,仍与这些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。
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
种植牙集采政策的推进,大幅压缩了口腔医疗行业的利润空间,降价幅度预计高达60%-90%。这对于长期处于“躺赚”状态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冲击。
内控问题与上市之路
沪鸽口腔曾多次尝试登陆A股市场,均未成功,关联交易和内部控制问题是主要绊脚石。过往案例显示,CMP公司股权转让涉嫌利益输送,关联交易价格与资产实际价值不符,客户集中度低、第三方支付风险高等问题也长期存在。这些都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。
财务数据分析:高分红与资金链压力
沪鸽口腔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,隐藏着资金链的潜在风险。虽然营收和毛利持续增长,毛利率更是高达近60%,但高额分红的做法令人担忧。在递交招股书前夕,公司分红高达2.25亿元,实际控制人及其家族成员获益颇丰。
这种慷慨的分红,一方面引发了对公司是否牺牲长期发展利益的质疑;另一方面,也暴露出公司在高额有息负债下,依然坚持高分红的资金链压力。有息负债的显著增长,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短期债务压力,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。高增长与高负债并存,是沪鸽口腔财务状况的一大特点,也增加了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。
品牌竞争:与国际巨头的差距
在品牌影响力方面,沪鸽口腔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显著差距。3M、登士柏等国际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和技术优势,在高端产品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
尽管沪鸽口腔已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之一,并在弹性体印模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,但整体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。
在中国市场上,沪鸽服务的客户数量超过10,000家,但相对于庞大的市场基数而言,占比并不突出。在众多口腔医疗机构的选择中,知名度高、口碑好的品牌往往更受青睐。沪鸽口腔难以仅凭产品性能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在海外市场,沪鸽的产品已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,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、美国及东南亚。然而,在欧美等成熟市场,当地消费者和医疗机构对口腔医疗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要求极高,国际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和强大的品牌营销早已占据主导地位,沪鸽的品牌影响力仍然有限。
集采政策影响:行业洗牌与机遇
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强势推进,对整个口腔医疗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。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,降价幅度预计将达到60%-90%,这无疑是对长期处于“躺赚”状态的口腔医疗企业的一记重击。
虽然短期内企业的收益会受到影响,但从长远来看,集采政策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,提高市场渗透率,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对于沪鸽口腔而言,能否抓住这一机遇,调整业务模式,成为关键所在。带量采购政策带来的不仅是价格上的挑战,更是对企业内部管理、成本控制以及创新能力的重大考验。沪鸽口腔在其招股书中表达了担忧: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我们仅有一种产品(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器)于若干省份被纳入集采并因此受带量采购计划规限。我们无法保证未来带量采购方法的范围会不会扩大。” 集采政策的推行,无疑加速了行业的洗牌,也为有实力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历史回顾:A股上市未果的原因
回顾沪鸽口腔的上市历程,可以发现其多次尝试登陆A股市场均未果。究其原因,关联交易和内部控制问题是最大的阻碍。
在处理CMP公司的股权转让过程中,存在明显的利益输送嫌疑;而在其他关联交易中,交易价格与资产实际价值严重不符,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。此外,客户集中度低、第三方支付风险高等问题也长期存在,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。频繁的资金拆借、第三方回款等情况频发,显示出沪鸽口腔内部控制存在不少问题。这些历史问题,是沪鸽口腔在资本市场需要直面的挑战。
总结与展望:沪鸽口腔的未来之路
沪鸽口腔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发展潜力,但在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上仍然布满了荆棘。只有解决了内控问题,提升了品牌影响力,并找到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路径,才能真正实现从“隐形冠军”到行业领军者的华丽转身。否则,即便成功上市,也可能只是短暂的辉煌而已。
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,沪鸽口腔要想克服这些困境,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难。
免责声明: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撰写,无法保证公开资料的准确性。在任何情况下,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